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机关
【党史故事·清风徐来】在抗洪救灾中始终走在前列
发布时间:2022-08-29 10:08 作者: 来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字体:【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1954年5月至6月,湘资沅醴“四水”流域及洞庭湖区连降暴雨。大通湖境内6月降雨684.2毫米,为有记录以来当月最高平均降雨量的3.9倍,其中6月15日24小时降雨211.4毫米,为历史罕见。“四水”陡涨,倾灌洞庭,加之长江洪峰迭起,南、北两水顶托,并经“四口”向洞庭湖泄流,与“四水”汇聚,致使洞庭湖水频涨,大通湖水位自6月15日进入防汛水位(31.40米),7月17日以后一直维持在危险水位(34.50米)以上,堤垸长时间处于高危水位包围之中,危在旦夕,随时可能溃决。垸内渍水漫延,农田淹没,深达数尺。

进入汛期后,农场党委遵照省委、地委的指示,成立大通湖防汛抗灾指挥部,由党委书记李哲任指挥长和政治委员,党委委员明确分工,7人上防汛抢险第一线,4人负责蓄洪准备中的人员、物资转移;场属5个作业区(试验场)均成立防洪抗灾大队,22个生产队各成立中队,均由党组织负责人任大(中)队长和教导(指导)员。防汛抗灾组织和防汛队员实行军事化管理,按大队、中队建制划定堤段,日夜巡逻,及时发现险情,组织抢险并逐级上报。7月初,大通湖农场与南县大通湖区组织防汛队员8714人上堤抗洪,17日增加至10681人。

在与特大洪水作斗争中,各级指挥机构和防汛队员纪律严明,一切行动听指挥,日夜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外保大堤,内护渍堤,提出“水涨堤高”的战斗口号,全力与洪魔搏斗。白天烈日炙烤、热浪袭身,夜晚湿气逼人、蚊虫叮咬,但堤上始终人来人往,紧张有序,运土方,加子堤,堵漏洞,抢险情,一身泥、一身水,真正实现了“水涨堤高”。农场防守的18100米大堤,虽险象环生,但由于防守严密,处险及时得力而未发生溃决。垸内9100米渍堤也做到水涨堤高,有效防渍。

7月14日,南县四区白合堂堤垸出现重大险情,李哲奉命率650名抢险队员紧急驰援。但在当时条件下,人力不可抗拒,堤垸于当日溃决,洪水直向大通湖倾注。19日,沅江县五区宝三垸溃决,洪水汹涌灌入大通湖,农场防汛队员奉命退守三才垸。22日,按照中央“为了使江汉平原及武汉三镇不被淹没,决定炸开荆江南堤”的命令,荆江首次分洪,滚滚江流南侵洞庭湖区。25日晚9时农场安全区三才垸溃决,全垸洪水漫溢。28日,接省政府命令,将东口横堤炸开150米,加速洪水流入,减轻江湖洪水对周边县乡的压力,大通湖垸全垸蓄洪(此时外湖水位已近35.00米,8月3日35.09米,为历史最高水位)。

在防汛抗洪最紧张的日子里,省委、地委及农场党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显著位置,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全场共种植早稻约2万亩,已经黄熟但全部淹没在齐腰深的渍水中,场党委发动职工、民工和周边农民,采取深水撩尖的办法开展抢收,共抢收早稻800多吨。同时还做好防患未然的准备,将粮食、机械、耕牛、农具及其他生产资料抢运转移到南县明山头等安全地带,无一损失。

7月20日,随着水情更趋紧急,农场党委经请示上级批准,由防汛抗灾指挥部发布命令:垸内群众除指定的留守人员外,全部于23日前疏散到指定地点,并由分管负责人带领干部做好安民工作。同时,一部分防汛队员奉命撤回,加快安全转移。当时省、地调集100多艘大木船停靠在三才垸堤边待命,有组织地日夜转运老弱妇幼,短短两三天转移13030人,无一伤亡。其中转移至华容八区、二区5600人,沅江赤山、草尾和五区2930人,南县明山头4500人。省公安厅设在金盆北洲的监管农场、常德专区设在千山红的劳改农场的劳改人员,均分别安全转移到赤山和益阳。蓄洪后,境内尚有留守人员8461人,坚持餐宿在堤上,打捞木料杂物,维护治安秩序,为退水后复场重建作准备。

1954年的洪灾,百年一遇,使起步不久的益阳农垦事业遭受巨大损失。上级党委、政府和垦区党政组织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赴时艰,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决策执行力。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抗洪救灾最前列,广大共产党员更是冲锋陷阵,为守护家园、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努力。

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