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益阳市加速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门式)全覆盖,以四个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服务到家门。自运行以来,共为群众就近办理了各类业务10万余件,基层政务服务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工作打了先锋,当了核心。省委组织部王少峰部长对益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批示“益阳市抓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行动快、力度大、措施硬,要推介其好做法、好经验”。
“一单式”指导,实现高频热点“就近办”
省政府行文明确乡镇权责事项112项,赋予乡镇经济社会权力事项56项,各区县(市)结合业务系统、设备、场地、人员等方面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将事权下放到乡镇,发布清单并进驻到乡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围绕“生老病死,医食住行”,结合省局下发的26项“就近办”高频事项目录,益阳市分二批,共下发了包含63个事项的村、社区“就近办”指导目录,并允许各地根据工作实际予以调整,保持总量不变。
“一门式”综合,实现政务服务“一站办”
根据省委“1+5”文件和市委组织部《关于优化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的通知》的精神,按“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分工到位、责任到位、机制到位”及“一门式办理”、“一站式办结”的要求,将直接面向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非涉密事项全部进驻乡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特别是公安和市监部门在全省率先将人、事、权全部进驻乡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让群众真正感受“就近办”的便利。省公安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公安派出所户政服务事项进驻乡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各乡镇派出所进驻乡镇党群和政务服务大厅。市市场监管局下发了《关于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乡镇市场监督所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农村专业合作社设立、食品经营许可、动产抵押等事项进驻到位。截止10月底,全市98个乡镇已有42个乡镇进驻了派出所;66个乡镇进驻了市监业务;65个乡镇进驻了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最大程度丰富了一门的服务内容。
“一章式”审批,实现政务服务“加速办”
益阳市印发了《深化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审批职能向内设机构集中,成立行政审批改革科室,明确首席审批员,赋予首席审批员审批决定权限,并要求县市、乡镇参照执行。结合机构改革,各个乡镇普遍建立了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权限调整和流程再造,各乡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普遍享有初审权,并有38个乡镇主任享有审批决定权。探索推广“一枚印章管审批”。为了实现村(社区)收件,直接办结出件和村(社区)受理,上级审批,村(社区)出件,将乡镇行政审批专用章通过编号的方式延伸到村(社区),使村(社区)也可实现“一章”办理。对于上下联动的服务事项,村(社区)收件后通过系统平台精准推送给乡镇或县直部门相应负责人,上级负责人审批办结后反馈给村(社区)收件人员,村(社区)人员根据上级的反馈结果出具相关办理结果物。群众在村(社区)办理老年优待证、生育服务登记,林木砍伐证等事项基本能在30分钟内现场立等可取。
“一体式”办理,实现纾困惠民“帮代办”
为了解决好基层平台系统多,专职人员少,业务不熟悉,上下沟通联动不畅等问题,益阳推出了“一个网络,一支队伍、一套机制”的一体式服务。
一是依托一个网格。市一体化平台延伸到全市所有乡(镇)、村(社区),实行多级多点授权,多点受理、电子传送、一点审核。市、县、乡、村四级同步受理,在各级审批后台依权审批。企业和群众办事通过市一体化平台提交过的材料和获得的办理结果会自动沉淀到数据库,在再次办理业务时不必重复提交,实现了申办材料、办理结果“一次录入、全面共享”。针对平台多的问题,采取“一为主、多为辅、帮代办、一汇聚”方式予以统揽。
二是建立一支队伍。进一步壮大村政务服务便民服务队伍,每个社区至少明确3名专职便民服务员,每个村明确2名专职便民服务员,并作为后备力量纳入换届人选培养范围。专职队伍已通过多轮次培训,基本熟悉平台操作、服务设备使用,知晓事项相关材料和办理程序。利用综治管理网格员、在职党员上门开展生存认证、居民医保注册与交费、残疾人评残、指纹补采等服务。桃江县已为群众开展上门服务120多万人次,“一门+上门”,服务到家门做法被省政府门户网推介。开展政邮深度合作,建立了邮政政务服务专职团队,扩展了合作队伍,开展了政务服务业务培训,上门免费为群众提供政务服务旗舰店、微信公众号网办指导,已有2629位老年人享受了该服务,实现足不出户成功办证。
三是完善一套机制。各区县(市)分别出台了乡镇、村(社区)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便民服务窗口运行管理制度、代办代理制度以及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园区)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管理制度、党群和服务中心大厅规范标准化建设制度。从咨询、叫号、办理、监督投诉等环节规范窗口设置。